初审编辑:尹延杰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魏俊怡 济南报道
10余家“中科系”科研院所、5700余家高新企业、218家研发或成果转移转化机构。
山河超级计算系统、量子微纳卫星“济南一号”、电磁推进地面超高速试验设施、植物基因编辑核心工具等一批世界级、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成果。
这就是山东济南,一片科技创新的热土。
今年全国两会上提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山东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济南与国家发展战略同频共振,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加快建设创新涌动、富有活力现代化强省会的脚步行稳致远。
山东高等技术研究院
基因“剪刀”破解“卡脖子”难题
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
海右名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科技资源禀赋丰富。
长清区创新谷,一个开放式大型现代化研发中心静沐春光。在植物基因编辑工程化研发中心,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rispr-cas12i和crispr-cas12j两个工具酶在这里诞生,填补了国内原创基因编辑核心专利的空白,打破了国外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的垄断。
培育出维生素c含量超过猕猴桃的生菜、油酸含量达到80%的高油酸大豆;实现专利申请125项、专利授权12项……项目总监牛小牧博士介绍:“这里面积有7100平方米,每天有200余名科研人员在这里做基因编辑的相关研究,其中拥有硕士、博士学位的高科技人才占50%以上。”
基因编辑,又叫基因组编辑,是对基因组进行定点修饰的一项新技术。2012年,基因编辑工具crispr-cas9横空出世。8年之后,其发明者法国女科学家埃玛纽埃尔·沙尔庞捷和美国女科学家珍妮弗·杜德纳荣获诺贝尔化学奖。至此,在生物育种技术领域处于跟踪国际、寻机赶超阶段的中国,急需一个“破局”的机会。
植物基因编辑工程化研发中心
2018年,济南市委、市政府在国内率先布局了基因编辑产业化应用项目;3年后,植物基因编辑公共技术平台应运而生。借助这个平台,科研人员突破了“卡脖子”技术,让我国在国际生物育种高技术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目前,植物基因编辑核心工具获得两项专利授权,填补国内空白,并在国内首次实现技术出口。
创新的源泉持续喷涌。近年来,济南不断锻造战略科技力量,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国首家环境领域国家级基础科学中心“大气霾化学”基础科学中心落户,将为我国大气污染预测防治提供科技支撑;
泉城省实验室、微生态生物医学、粒子科学与应用技术省实验室等3家省实验室组建了科研团队70余个,论证启动项目150余个,引进储备各类高层次人才300余人;
山河超级计算平台综合算力处于国际前列,存储系统位列当前全球超算io500榜单榜首……
随着科技创新体系的日趋完善,济南的科技力量不断壮大,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不仅仅在数量上大幅增长,更在质量上有了极大提升,平台作用不断增强。“下一步,我们将夯实创新发展高地的基础支撑,服务重大科学研究和产业发展需求。”济南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陈西武表示。
全社会研发投入306.7亿元,同比增长15.5%
科技创新标志性指标走在前列
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纳入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
当前,济南面临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肩负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的重要使命。抓住创新“牛鼻子”,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核心位置,以此带动城市硬实力和软实力突破,济南当仁不让。
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
2022年,济南市科技局多措并举完善区域创新体系,8项创新指标稳居全省第一。
其中,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达613.64亿元,同比增长28%;
新获批全国重点实验室5家、省级重点实验室10家,新备案省级院士工作站10家,新增省级技术创新中心7家;
新增省创新创业共同体1家,新备案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4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预计突破1300家。
除此之外,部分关键指标保持强劲增长,全市全社会研发投入306.7亿元,同比增长15.5%;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2.68%,高于全省0.34个百分点;全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达508.6亿元,增速13.2%,高出全市服务业平均增速9个百分点。
陈西武告诉记者,今年,济南将深入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打造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为主力的科技型企业梯队,力争新增高新技术企业900家。同时,济南将积极争取省重大创新工程项目,实施“揭榜挂帅”,鼓励科技领军企业牵头打造创新联合体,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5—10项。
“下一步,我们还将实施科技成果转化三年倍增计划,完善成果转化平台服务网络,鼓励驻济企业、科研院所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持续吸引大院大所、大企业在济设立成果转移转化机构。”陈西武介绍。
创新发展案例入选量与北京并列第一
由“增长极”成长为“策源地”
新动力、新举措、新成效,向“新”发展令人期待。
在最近发布的《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2》中,济南市创新能力在97个国家创新型城市中排名第13位,在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中排名第16位,均较去年提升1位。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报告将国家创新型城市分为创新策源地、创新增长极、创新应用区三大类,济南市由去年的“创新增长极”提升为“创新策源地”,在16个“创新策源地”中位列第11位。“有序推进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建设中科院济南科创城”“打造人工智能发展试验田”三项亮点工作入选创新发展典型经验,入选数量与北京并列第一。
在实施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过程中,济南打破地域和体制限制,鼓励全国范围内的高校院所、新型研发机构和龙头企业挂帅,组建创新联合体揭榜,2022年共有15项需求纳入榜单,带动社会资本投入1.65亿元。
高等院ams数据中心
在中科院济南科创城建设方面,目前济南已落地“中科系”科研院所15家,集聚科研人员超2000人。大科学装置建设取得突破进展,电磁推进地面超高速试验设施一期已投入使用,创造了大质量超高速电磁推进技术的世界最高速度纪录。
打造人工智能发展试验田方面,2020年1月23日,科技部批复建设济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自2021年以来,济南市分别组织实施了省人工智能重大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市人工智能典型应用场景和济南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揭榜挂帅”项目发布榜单10个,9个成功揭榜,智慧园区车路协同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场景是其中之一,致力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园区运行体系。
唱响创新驱动发展这台“时代大戏”,济南底气十足,前景广阔。积极抢占产业、技术、人才、平台制高点,营造一流科技创新生态,济南正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展现更大科技力量。
初审编辑:尹延杰
责任编辑:张娜
2019年4月1日,轨道交通1号线正式运营,济南迎来地铁通勤时代。当时正在济南大学就读的小葛一路飞跑冲进地铁站,抢到了济南地铁史上开售的第一张单程票,成为济南地铁的第一名购票乘客!仅仅过了一个多月,即2019年5月5日,济南地铁史上第100万名乘客在济南西站地铁口
近日,随着济南气温回暖,泉城广场上的郁金香争相绽放,吸引了许多年轻男女前来拍摄美照,不少外地游客走到这也被这泉城独特的“浪漫”留住了脚步。
有一种大爱,播撒希望,让绝望中等待的人们看到曙光。